诗歌

“草堂一课”诗歌专题系列培训“给孩子们的八堂诗歌课——亲子共学营”活动回顾

草堂传诗心,亲子共赴约。8月23日-24日,一场亲子共学的诗歌盛宴,在成都杜甫草堂物馆启幕。从草堂书院到中国诗歌文化中心(观澜堂),30 组中小学生家庭循着诗的踪迹,走进“草堂一课”诗歌专题系列培训“给孩子们的八堂诗歌课——亲子共学营”,在老师们的引领下,叩响

培训 诗歌 草堂 亲子 冉昊 2025-08-30 04:06  1

中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----陪伴

“草,在结它的种子;风,在摇它的叶子。我们俩站着不说话,就挺好。”在顾城的诗里,陪伴就是这么简单而美好。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,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。陪伴我们的,也许是一个人,一本书,一只宠物,一个梦想,一段时光,一场风雨,一米阳光……

诗歌 中考 书籍 顾城 套作 2025-08-30 07:26  1

「名栏推荐」张惠丨从“新派诗”到诗界革命:中日诗学交流与晚清诗歌转型

张惠,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广西大学文学院红楼梦研究中心主任,中国红楼梦学会常任理事,香港红楼梦学会会长。北京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,中国社科院博士后。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。个人专著《红楼梦研究在美国》荣获中国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奖(省部级

诗歌 张惠 晚清 诗学 诗界革命 2025-08-29 19:31  1

「七夕献诗」韩昕余诗歌-《那一晚 也如今夜这般》

今晚是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“七夕”,传说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,这是一个美好的美丽的神话,几千年来被赋予了最幽深的爱的礼赞。这一晚,鸟儿也飞上了天,为牛郎织女相会搭桥,小时候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,现在该是坐在庭院里仰望天空的时候,七夕、七月初七晚上七点,是的没有鸟

诗歌 花城出版社 韩昕 七夕献诗 陈庆炎 2025-08-29 20:11  1

长啸悲歌:林鹤年的宦台诗歌

林鹤年(1847—1901年),字氅云,又字谦章,号铁林,福建省安溪县崇信里胪传乡(今芦田镇芦田村)人,晚清福建八大诗人之一,著有《福雅堂诗钞》,其中《东海集》专为吟咏在台之作,其他各集亦间有及于台湾人物与史事,它们共同记录了甲午战争前后台湾的时代风云,展示了

诗歌 刘永福 林鹤年 长啸悲歌 林维源 2025-06-17 17:34  3

2025大理诗歌季·最早叫云南的地方·《诗刊》社第41届青春诗会暨“青海湖之恋”七夕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

“青春诗会”自1980年创办以来,始终是中国青年诗人成长的重要摇篮,被誉为“中国诗坛的黄埔军校”。它见证并推动了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,从这里走出了舒婷、顾城、西川等一代代杰出诗人。第41届青春诗会选择在祥云举办,正是看中了这片土地独特的历史坐标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

诗歌 大理 诗刊 青海湖 青春诗会 2025-08-29 18:58  3

一棵不开花的树:你的价值,从来不需要别人定义

提及“树”的诗歌意象,席慕蓉《一棵开花的树》是绕不开的经典。这首诞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诗作,以“如何让你遇见我/在我最美丽的时刻”开篇,用“求佛五百年”的虔诚、“朵朵是前世盼望”的细腻,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被认可的期待,化作唯美忧郁的抒情篇章。其“花

诗歌 陈昂 席慕蓉 成英 陈昂诗歌 2025-08-29 16:51  1

“诗没人读了”是文学的大进步,古诗成绝唱,诗意散入万千屏幕!

“诗没人读了”,这声叹息里裹着诗人的落寞与不甘,仿佛一个辉煌时代的句点已然落下。然而若我们拨开怀旧的迷雾,以更宏阔的历史眼光审视,或可发现:诗的式微未必是文化的沉沦,反而可能是一场人类表达方式自我解放的深远革命——非诗之殇,实乃表达挣脱枷锁、获得解放之先声。

文学 诗歌 绝唱 诗经 表达自由 2025-08-29 12:42  1

以《树的方言》为例论现代主义风格诗歌特点

《树的方言》一 诗中充满了独特、新奇且复杂的意象。如“树的方言”这一核心意象,将树拟人化并赋予其“方言”,把树与森林、山脉、风等元素通过这种独特的概念联系起来。还有“层层薄雾,是戏弄山谷的仙娘”,把薄雾比作仙娘,这种超现实的意象组合方式是意象主义诗歌的典型特征

诗歌 方言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风格 意象主义 2025-08-28 20:52  1

跨时空的诗意共振 “2025广州诗歌之夜”点亮千年花城

8月27日晚,广州人民艺术中心诗意流淌,“南方的绽放——2025广州诗歌之夜”沉浸式诗歌晚会在此举行,为花城的夜空增添了一抹绚丽的文化色彩。此次活动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,广州市作家协会、广州人民艺术中心承办,旨在推动广州千年城脉、文脉、商脉传承发展,持

时空 广州 诗歌 花城 姚风 2025-08-28 17:55  2

社交媒体上的伪诗歌:碎片化写作正在稀释诗意?

想象一下,公元2025年,一位古代诗人——比如李白——不幸穿越到了我们的社交媒体时代。他满怀豪情地掏出手机(别问怎么来的),准备在朋友圈发一句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,结果发现下面第一条评论是:“大师,发这么长,分段啊!加个#怀才不遇 #今天又辞职了

写作 社交 社交媒体 诗歌 碎片化 2025-08-28 19:21  1

诗歌时刻丨周扬松:时间静止不动,风还在反复练习

周扬松,偶用笔名“戴维”,贵州晴隆人。作品散见于《山东文学》《绿风》《诗选刊》《南风》《北方作家》《青年文学家》《税收文学》《长江诗歌》《诗龙门》《零度诗刊》《淮风》诗刊等,获第七届新性灵国际诗歌奖提名奖、第二届世界华文散文诗大赛优秀奖等文学大赛奖项40余次,

诗歌 高原 星星 周扬 儿童诗 2025-08-28 10:01  1